心肌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律动之音rdquo专家 [复制链接]

1#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而又极具危险性的心血管疾病。有两种心律失常最为危险:房颤引发脑卒中风险高、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脏性猝死。据统计,我国目前的心律失常患者约有万人,疾病负担沉重。在临床上,药物治疗仍是当前抗心律失常的最常用手段。因此,规范化应用各类治疗手段、优化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工作。

年10月8日-10日,我国心律失常领域的年度盛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贵阳隆重召开。作为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学科年度大会,本次会议以“科学、创新、合作、共进”为主题,集中展示近年来国内外在心律失常基础和临床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瞩目成就和我国在心律失常诊治等领域的丰硕成果。

其中大会特设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论坛,来自国内的多位领袖级专家学者莅临会议作主题报告,就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现状和进展,与广大参会医生和线上同仁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多位专家在报告中重点对治疗心律失常的代表性药物参松养心胶囊相关研究给予重点解读和高度评价。

图为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开幕式现场

整合调律——心律失常药物干预新策略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澍教授在主题为《中国心律失常诊疗研究与发展》的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心律失常患者人群巨大,治疗相对不足。近年来,一批新技术和新器械的问世为心律失常诊疗提供了方向和希望,但药物治疗依旧是当下多数心律失常患者的首选方案。要强调的是,在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中,中医药取得了突破性研究进展。

其中,以参松养心胶囊为代表的创新中药复方制剂,实现了从“抗律”到“调律”的思维转变,为心律失常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策略。与西药强调“抗心律失常”不同,基于络病理论指导研发的参松养心胶囊强调心律调节,以“快律”与“慢律”间转换调节和快慢兼治为治疗特点,在心律失常治疗中取得突破。参松养心胶囊能够调节多离子通道,改善微循环,逆转电重构、神经重构,抑制结构重构,改善心功能。对于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参松养心胶囊都有很好的疗效,为临床上棘手的心衰伴室早、窦缓伴室早等世界治疗难题提供了确切有效的中国治疗方案。年1月,以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衰伴室早及窦缓伴室早的临床研究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研究荣获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取得了医药领域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理论创新和药物应用重大突破。

张澍教授在报告中特别呼吁,广大基层医疗单位和医生需要进一步加强心律失常规范化诊疗,学习和使用先进技术和先进器械,加强学习和研究祖国医药在心血管病和心律失常中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张澍教授在论坛上作《中国心律失常诊疗研究与发展》专题报告

通络干预研究揭示防治心律失常核心机制

众所周知,心肌梗死发生并不是单一事件,后续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心血管事件链,从心肌缺血起始,伴随微循环障碍的发生,心肌的物质交换、能量代谢及信息调控等异常,导致心肌的电重构、结构重构及神经重构,进而引发心律失常。而微血管病变被认为是心律失常发生及恶化的重要因素,也是国际医学界至今尚未突破的难题。

中医脉络学说指出,通络干预防治微血管病变的核心机制即是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基于此,以*从新教授为核心的科研团队针对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防治,提出了“通络干预能否改善心肌梗死后发生的局部微循环障碍,进而逆转相关的病理性改变,达到遏制心律失常发生的目的?”这一科学论点,并由此展开了包括机制研究在内的一系列深入探索。

本次论坛上,全国房颤中心主任、医院*从新教授以《心律失常发病机制及通络干预研究》为主题,系统介绍了上述研究相关成果。*从新教授指出,研究发现参松养心胶囊可通过保护内皮细胞,改善微循环等进而逆转心肌梗死后结构重构、电重构及神经重构,有效防治心梗后心律失常。

“参松养心治疗心衰伴室性早搏的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参松养心可增加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分级,降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增加6分钟步行距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能显著降低24h室性早搏次数,显著提高24h室性早搏下降率。参松养心胶囊为心衰伴室早/窦缓伴室早等世界治疗难题提供了确切有效的治疗药物。

*从新教授在论坛上作《心律失常发病机制及通络干预研究》专题报告

新版共识将参松养心胶囊推荐证据等级提升为A级

年7月3日,《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新版共识)在第十二届全国室性心律失常专题会上重磅发布。新版共识将参松养心胶囊用于未合并或合并结构性心脏病的症状性室早治疗的推荐证据提升为Ⅱa类推荐,A级证据。其显著的与时俱进与创新性,也成为共识的一大亮点。

本次论坛上,南京医院曹克将教授和医院副院长李伟教授分别就《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相关内容和研究做了详细解读。

曹克将教授指出,目前应用于临床上有效且安全的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较少,传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均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有的药物还会损伤肝肾,亟待研发新的更多的抗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李伟教授也表示,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非药物治疗方法进展迅速,但其有局限性,无论从经济学、治疗效果、以及医疗资源配置上(尤其在我国),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地位仍然不可动摇。但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副作用较大,有不同程度地致心律失常作用、负性肌力作用等。

近年来,作为中国原研的心律失常治疗代表性药物,参松养心胶囊在室早治疗领域开展了三项大型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均证实了参松养心胶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参松养心胶囊可以减少室早、缓解临床症状,疗效优于美西律。对于心力衰竭合并室早的患者,参松养心胶囊在减少室早发生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室早负荷,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对于窦性心动过缓合并室早的患者,参松养心胶囊不仅可以减少室早数量,且不增加窦性心动过缓的风险,甚至还能一定程度提高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心率。

李伟教授作专题报告

作为后疫情时代,线下规模最大、学术性最高的心律失常领域年度盛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为广大同道提供了增强交流、分享经验、共同发展的学习平台。该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借此学术平台,回顾了国内心律失常相关研究的基础、临床进展和创新成果,药物论坛将以参松养心胶囊为代表的“中国智慧”在心律失常领域的应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心律失常的整体治疗和研究水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